欢迎访问榆林市档案馆!      今天是
榆林市大事记•1991年
2014-07-31 10:25:00.0   来源:原创   作者:榆林市档案馆  浏览2101打印

1月31日至2月3日  中共榆林地委委员扩大会议在榆林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十三届七中全会和省委七届六次(扩大)会议精神,讨论《榆林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设想》。李凤扬作了题为《认真贯彻七中全会精神,大胆解放思想,狠抓改革开放,为开创我区八五和今后十年经济建设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的讲话。

2月15日  府谷县乡镇企业总产值、总收入实现双过亿,成为我区第一个乡镇企业产值、收入超过亿元的县。

2月24日  榆林地区召开地、县、乡三级干部会议。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9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精神,会上宣读了《榆林地委、地区行署关于八五农业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和《榆林地委、地区行署关于1991年推广旱作农业技术,促进粮食跨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

3月3日至8日  国家计委、中国扶贫基金会、国务院开发办、华能精煤公司和省计委、省开发办以及省农、林、水、牧、农电等有关部门,深入到榆林、横山、神木3县、市风沙滩区的13个乡镇、4个国营农场的28个点和神府煤田大柳塔矿区进行综合考察。考察组认为开发榆林风沙滩区60万亩灌溉农田,建设商品粮、副食品生产基地具有很大优势,在对开发规划进行认真研究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

3月7日  靖边县天赐湾乡入伍的北京卫戍区战士曹伟,在京郊的一个训练场进行实弹投掷演习中,为救因手榴弹掉在脚下的新兵方晨峰而牺牲。《人民日报》以“面对人生的选择——记王杰式的英雄战士曹伟”为题发表了长篇通讯,并加了编者按。聂荣臻元帅题词赞扬曹伟是“青年战士的楷模”。

3月25日至26日  榆林地区科技兴榆技术集团承包工作会议在榆林召开。会上总结了交流了1990年科技兴榆技术集团承包工作的经验,表彰奖励了33个先进集体和28名先进个人;安排部署了1991年科技兴榆技术集团承包工作。由行署给各县(市)政府和地区各承包集团颁发了证书。会议要求1991年地、县委完成或超额完成1521工程计划的年度任务。

3月下旬  榆林地区行署审核批准了榆林地区1990年科技进步奖奖励项目共15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4月12日至13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在副省长王双锡、省政协副主席张鹤龄等陪同下,在榆林地区视察工作。钱正英副主席指出,榆林地区经济进入了大开发,大建设时期,在开发建设中要把治理环境当作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坚持不懈地搞好治理,严防发生新的破坏。窟野河、秃尾河、孤山川3条河的治理,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晋陕蒙开发区要坚决贯彻国务院的规定,谁破坏谁治理。要成立一个高层次的督促检查机构,切实把这一地区的环境治理好。

4月21日  由长庆石油勘探局勘探的陕参7#,经系统测试,获得无阻流量10万立方米。

4月26日  中共榆林地委、地区行署在北京新华社新闻大厦召开了《榆林地区经济开发座谈会》。中顾委常委刘澜涛、全国政协副主席马文瑞、中顾委委员郭洪涛、张达志、张秀山等60多位在京的榆林籍同志和曾在陕西或榆林地区工作、战斗、生活过的领导同志应邀出席。他们先后发言,对榆林经济建设和今后发展战略,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5月9日  中共榆林地委、榆林地区行署、榆林军分区作出《关于表彰学雷锋先进集体、学雷锋标兵、学雷锋先进个人的决定》。表彰了学雷锋先进集体21个,学雷锋标兵16名;学雷锋先进个人46名,弘扬雷锋精神成绩突出的6个文化、新闻单位。

5月10日至13日  晋陕蒙接壤地区水保工作协调小组第三次(扩大)会议在榆林召开。会议提出以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为中心,结合落实《开发建设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规定》,完善法规,强化职能,重点突破,积极推进,把水土保持的执法监督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5月上旬  据统计,榆林地区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成效,全区累计50多万人摆脱了地方病的危害。

同旬  神府东胜煤田矿区总体设计经国家计委批准实施。

同旬  佳(县)临(县)黄河公路大桥列入国家计委1990-1992年全国工业品以工代赈计划。大桥全长623米,宽12米,总投资2400万元。

5月  陕西省召开的加快陕北天然气开发利用方案咨询论证会上议定,八五期间国家投资10亿元加速勘探开发陕北天然气。

6月中旬  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视察榆林。他高度赞扬榆林人民治沙治土,发展经济,改变生态环境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殷切期望榆林人民把陕北建设成经济上发达、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人民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发达地区。

6月20日  中共榆林地委决定,成立地区劳动人事局等42个单位的党组。

6月21日  中共榆林地委、地区行署、军分区联合召开向曹伟学习暨授予曹振华模范烈属称号大会。

6月22日  中共陕西省委决定,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授予府谷县前石畔村党支部等8家为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刘许平等13位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李耀魁等7名同志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7月11日  由世界银行、国家水利部、黄河治理委员会等部门组织的有关官员和专家,视察米脂县对岔村、中外专家一致称赞:对岔村小流域治理堪称世界级典范。

7月16日  国家能源部部长黄毅诚、华能精煤公司董事长肖寒,在陕西省副省长刘春茂等陪同下,视察了靖边天然气和神府矿区,要求长庆局和陕北前线的全体职工,继续发扬铁人精神,搞好能源基地建设。

7月16日至26日  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在榆林地区重点考察了7个县市的12个厂矿和5个村镇,以及靖边天然气田和神木大柳塔矿区后,要求榆林人民继续发扬延安精神,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尽快改变榆林面貌。

7月24日至28日  陕西省省长白清才、省政府特邀顾问张斌来榆林地区先后考察了佳临黄河大桥修建、神府煤田大柳塔矿区、府谷黄河防护堤工程以及清涧救灾工作。

8月5日  中共榆林地委召开县(市)委书记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地市委书记会议精神,落实省委书记张勃兴、省长白清才来榆视察工作的指示。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乡镇企业,搞活流通,增加财政收入。

8月8日  中共榆林地委、地区行署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放开搞活工业企业的决定》。

8月29日至31日  国务委员陈俊生视察了榆林地区造林治沙和扶贫工作。陈俊生说,榆林地区在治沙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很好,把政策交给群众,不管领导怎么变,治沙造林不变,这是一条好经验。陈俊生对扶贫工作提出6条要求。

8月下旬  榆林地区第三届工业产品展销订货会实现成交额达1100多万元,零售额31万元,展示了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新成果。

9月1日  零时30分,榆林地区接连国内500多个城市和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程控电话通讯网开通。

9月2日  榆林各界人士隆重集会,纪念报界宗师张季鸾先生逝世50周年。同日张季鸾学术研讨会召开。

9月19日至24日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自然资源考察委员会组织的晋陕蒙接壤地区综合考察队来榆考察。

9月23日  中共榆林地委、地区行署发出《关于加快榆林资源开发的若干优惠政策规定》。厂《规定》以来榆的协作单位和个人,将根据平等协商,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从13个方面提供方便,予以优惠。

9月底  横山县服装总厂四九牌纯羊毛防寒服畅销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和苏联、南斯拉夫、日本、香港等7个国家和地区。

9月  靖边县提前两年建成了双十万只陕北细毛羊和白绒山羊改良基地。分别荣获全国羊子丰收三等奖和省科研成果一等奖。

10月18日  北京市宣武区与榆林地区结为友好区。宣武区区委书记金松龄和榆林地委书记李凤扬,在签字仪式上发表讲话。兰玉昆和刘壮民分别代表宣武区人民政府和榆林地区行署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10月21日  全长303公里的包神府二级公路建成通车。

10月23日至24日  全区乡镇煤矿工作会议在神木县召开。

10月24日  榆林地直单位近4000名干部职工,到榆林市牛家梁乡转龙湾村西白河工地参加移河造田大会战。

10月31日  世界银行农业处处长理查德·哥瑞姆肖等一行6人,第二次来到佳县,实地了解佳芦河流域的治理情况,并给予肯定。

11月12日  西安市和榆林地区党政领导,在榆林商谈,加强和发展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程安东和榆林地委书记李凤扬出席商谈会,并在《西安市、榆林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两地市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商谈纪要》上签了字。

11月15日  省计委编制的陕西省神府榆横地区国土综合规划在西安通过评审。

11月中旬  由陕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85队编制提交的大保当勘探区详查设计方案,被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陕西公司批复。

11月  横山县服装总厂研制生产的四九牌纯羊毛防寒服,荣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

12月14日  中共榆林地委、榆林地区行署联合发出《关于认真搞好首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区干部群众接受一次科技教育,在社会上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学技术的良好风尚。

12月28日  中共榆林地委召开委员扩大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和省委七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李凤扬在会上作了《艰苦奋斗  真抓实干  开创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的讲话。会上,讨论制订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榆林经济的决定》和《榆林地区发展农业多种经营主导产业实施意见》。

同日  榆林地区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榆林召开。大会选举了新一届文联的领导班子,成立了作家、戏剧、音乐、美术、舞蹈、摄影、书法、民艺8个协会的组织机构。

12月底  举世瞩目的神府东胜特大煤田,全年完成各项建设投资8.7亿元,11对骨干矿井总掘进成巷达8.6万米,全年包神铁路外运精煤304万吨,运销收入2.2亿元,实现利润6800万元。

1991年  榆林地区群众办学蔚然成风,集资818万元,新建校舍5.1万平方米,修缮校舍3.25万平方米,修筑围墙3.76万米,添置课桌凳1.5万套,同时还购置了一些图书资料,教学仪器和体育器材。